文章
娛樂明星
熱點新聞
綜合推薦
奇聞趣事
老照片
装修
影視新聞
萌寵樂園
育兒分享
情感百態
美妝時尚
創業職場
金庸故事
历史故事
植物
生活常識
心靈語錄
古裝資訊
旅行風光
動漫影音
健康養生
全部
    
你媽媽是掃垃圾的!放學路上偶見「清潔工媽媽」被同學看不起 10歲女兒「霸氣回嗆」當場暖哭媽媽♥
2022/09/13

ADVERTISEMENT

你媽媽是掃垃圾的!放學路上偶見「清潔工媽媽」被同學看不起 10歲女兒「霸氣回嗆」當場暖哭媽媽

自古以來,社會上就存在各種各樣的行業,正所謂,360行,行行出狀元,只要肯努力,就能在自己的崗位上做出一份大事業!

每個人都希望擁有一份看起來光鮮亮麗的工作,但是職業應該是不分高低貴賤的,我們不應當存在偏見和歧視。

最近在抖音上刷到一段採訪清潔工大媽的影片,事情是這樣的,大媽的孩子剛好從她打掃的地方經過,孩子班上的兩位同學發現之後便對她孩子說: 「陳思,原來你媽媽是掃垃圾的」

清潔工大媽沒有想到的是女兒對同學進行了霸氣的回懟:「我媽媽掃垃圾的,我媽媽不掃垃圾不掃街,你們能有這麼乾淨的路嗎,你媽媽還沒資格來掃,人家還不要你媽媽來掃。」

ADVERTISEMENT

清潔工大媽在講述這件事的時候當場淚流面滿,很欣慰女兒能夠理解她的這份工作,沒有對她的職業產生偏見。

現實生活中,不管是我們成年人還是孩子,心中都存有偏見,德國弗裡德裡希-席勒-耶拿大學心理學系主任Dr.Andreas Beelmann教授指出: 「兒童在大約三到四歲時開始對自己的性別感到優越,之後再發展到對自己的種族或民族的優越感。這在個性形成過程中很正常。」

但他進一步指出:「只有當這種在個人意識形成過程中自動產生的對自己所屬的社會族群的優越感轉變為對其他人的偏見、不公正和歧視時才會產生問題。」

ADVERTISEMENT

什麼是偏見?

我們所謂的偏見基本上是有這幾種特質

第一種偏見的特質:無實證的揣測,也可以稱之為「預先判斷」,講的是一個人在沒有實際證據、欠缺調查的情況之下,就根據自己的喜好或者是認知預先下定論

這個在學校裡面最常見,一個同學成績要是突然從中等成績進步到第一名的時候,班上同學中就會有人在沒問清楚原因的時候就開始猜測是抄襲得來的分數。然後開始以訛傳訛,知道真相出來為止。

第二種偏見的特質:渲染主觀的看法,簡單來講也可以稱之為認知偏差。這個很好理解,就是孩子利用自己僅有的經驗或者說是用沒有足夠代表性的事實,就對某個群體做出以偏概全的解釋

這個包括我們成年人也依舊存在這種現象,就像明明沒有去過某些地區,卻僅憑簡單的瞭解就形成了所謂的地域黑。

第三種偏見的特質:選擇性接受又可稱為確認偏誤,當我們有了一個看法,即使我們知道自己的看法過於片面,仍選擇性的接受對我們有利的解釋,而忽略、排除那些反對我們的證據的反對者

ADVERTISEMENT

簡言之,偏見是一種極為主觀,缺乏客觀實證的個人見解,並且將這種見解擴大解釋為普遍事實,做為價值衡量的標準。當然小的偏見無傷大雅,譬如一個人認為打牌就是要穿紅色等刻板意象。但有的偏見卻可能造成對群體的危害,譬如種族、性別等歧視。並且偏見也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耶拿心理學家Dr.Tobias Raabe和Dr. Andreas Beelmann教授關於兒童偏見的成因的研究系統地做出匯總並將科研成果發表在專業期刊《兒童發展》上。

根據這一研究成果,兒童在學齡前時偏見的形成會不斷增長並在五至七歲時達到頂峰。隨著年齡的繼續增長,這一進程又會反向發展,即偏見開始減少。

「這也反映了兒童通常的精神發展進程」,Beelmann教授表示,「兒童首先接受成年人特別是其父母對社會階層的認識,通過與其他社會群體劃清界線來尋找自我。之後兒童再學會區別看待,此時原來抱有的籠統固定形象被超越,個人的評價標準轉而佔據上風。」

ADVERTISEMENT

如何化解偏見?

1. 接納孩子的情緒表達

接納就是接受情緒,允許有情緒,可以表達情緒,但這並不意味著孩子的所有想法和要求都應該無條件地得到滿足。

接納孩子的方法就是了解孩子當前的心情,明白孩子為什麼會有這種想法,理解他的想法,而不是懲罰,

當然這就要求家長做到良好的教育,就如同清潔工人這件事上,家長應該理解孩子的感覺,要明白他產生偏見是正常的,要接受他們的情緒表達,但事後孩子情緒冷靜後,家長應該去教育他,並告訴他不能存在偏見行為。

萌萌是個剛滿6歲的小姑娘,前不久小區裡來了一個收垃圾的老爺爺,媽媽見到有收垃圾的,於是就喊到了倉庫門口,她準備把積攢了許久的紙箱子拿來賣,這位老爺爺在收拾紙箱紙殼時,也一直誇讚萌萌長得好看俊俏,但萌萌似乎很嫌棄他,在搬運紙箱的時候,老爺爺摸到了倉庫的貨物架,萌萌很不樂意的喊道,「你這個臟傢夥,會弄髒我們家的貨物架的。

ADVERTISEMENT

萌萌的話引得老爺爺很尷尬,萌萌媽媽也很難為情,她立馬道歉,甚至上前就打了萌萌一巴掌,萌萌哭著很不理解媽媽為什麼打自己,明明收垃圾的人就是全身髒兮兮的,萌萌哭喊著,也宣洩著內心的不解,等這個老爺爺走後,媽媽才安撫了萌萌的情緒,她也告訴萌萌,每個行業都是不容易的,你即便不喜歡也應當去尊重。

在這件事中,萌萌媽媽允許了孩子把內心的不滿和疑惑發泄了出來,同時也告訴了萌萌她的行為是錯誤的,必須端正想法,不能歧視任何人。當孩子的情緒不好或哭泣時,第一步是接受孩子的情緒並認同他的感受,而不是告訴他那些做人的大道理,在認識到自己的感受後,孩子的情緒會有所改善,然後需要告訴他的就是剛才發生的事情,需要幫他分析整件事遇到的問題,引導孩子明白問題所在,然後給出解決方案。

ADVERTISEMENT

2. 給孩子提供合作的機會

孩子還小,他們對任何事都容易產生偏見心理,畢竟他們所認為的正常,是父母所做的事情,孩子未接觸到的事情,一定會存在一些疑惑心理,從而也會轉變為偏見,父母應當提供更多的機會讓孩子在學習和玩耍中與同齡人合作,這樣孩子才能在實踐中扭轉自己的偏見心理。

父母應該盡最大努力為孩子創造機會接觸外面的世界,採取「走出去」的方法。在業餘時間,應該帶孩子去公園等熱鬧的公共場所,或者到親朋好友的家裡玩耍,讓孩子瞭解的事情多了,自然也會放下偏見心理,同時一定要讓孩子多體驗生活,提供孩子合作的機會,比如孩子一旦歧視清潔工人,有條件的也可以讓孩子親自體驗,提供給他合作的機會,孩子在體驗中就會理解每個職業背後的心酸,從而他就會放下偏見。

合作精神不僅是分工和合作,而且體現了接受、尊重和團結的精神。因此,父母應該認識到,孩子合作精神的培養不僅是在培養他的合作意識,還應該認識到合作是一種美德,能讓他擁有優秀的人格。

ADVERTISEMENT

人們可以通過合作交流相互啟發,豐富彼此的生活。在合作中,人們相互接受,探索自己和他人的內心世界,這可以促進個人的成長,滿足自我實現的需要。

3. 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習慣,避免從眾效應

從眾效應是一種普遍的社會心理現象,它本身並沒有什麼不好,但如果在特定的場合中出現從眾效應,那就會引發不好的負面影響,比如一個人認為清潔工是又臟又沒有技術含量的工作,產生這種心理的人又進行了傳播,於是一群人的思維也會被幹擾,從而出現了偏見心理。當個體產生異議時,群體效益會覆蓋個人想法,最終也會選擇從眾。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從眾傾向,並且總是傾向於跟隨大多數人的思想或態度來證明自己是對的。

ADVERTISEMENT

人數是影響從眾的重要因素,也是說服力的明確證明,其實,很少有人能堅持自己的觀點,即使他們認為是這樣的,但也會輸給從眾效應。這種現象在社會中也普遍存在,類似於跟風追星是一樣的,有人說他長得帥,很多人都會覺得他就是帥;別人買網紅奶茶,你也要跟著買,即便知道喝了會變胖,這種現象也可以說是東施效顰,但盲目從眾會讓人缺乏個性,也不利於思維的開拓,家長應當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習慣,不要總是「聽我的」「我說的就是標準答案」,這會影響孩子的判斷能力,家長應當引導孩子自己去思考,而不是去詢問別人的想法並借鑒,這會讓人失去思考能力。

作為獨立的個體,做事時要有自己獨立的思想和行為規則。盲目的從眾意味著我們必須放棄獨立的思想和行為,代價是接受庸俗的從眾現象,麻痹自己的思想。

偏見是我們心中的一座大山,家長要做的就是引導孩子如何不受這座大山的影響!你覺得呢?

ADVERTISEMENT


MBTI人格測試:內向型人格的優勢與挑戰
2024/04/25
同一張臉,演完《情深深雨蒙蒙》后演《承歡記》,差點沒認出來
2024/04/25

ADVERTISEMENT

MBTI人格測試:是E人還是I人?智商越高,決策越困難
2024/04/25
一口氣八集❗️看一眼就上頭!李現一人兩角,諜戰懸疑新劇❗️
2024/04/25
不服不行「同款真絲裙」穿在62歲陳沖和42歲宋佳身上,年齡效果呈現出來了!
2024/04/25
買富士蘋果,要分清「條紅」和「片紅」,口感甜度差別大,別買錯
2024/04/25
《甄嬛傳》:皇上只是捏了一下端妃的肩膀,端妃為什麼愣在原地,淚眼朦朧?
2024/04/25
黃圣依張柏芝同框照,黃圣依看著「最年輕」第一眼所有人目光便停留在「中間」這位身上
2024/04/25
父親去世「鄰居隨禮5萬」!3年後鄰居母親去世 我媽卻「小氣隨2500」鄰居一看反而鬆一口氣
2024/04/25
人鬼戀?陳為民曝「曖昧正妹半年」想要約見面 女方家人驚「已經走了4年」他發毛:還有傳訊息給我...
2024/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