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問你香港哪位女演員的演技最好,可能大家會給出不同的答案,有的會說東方不敗里的林青霞柔中帶剛,富有中性之美,有的會說甜蜜蜜里的張曼玉,一場苦笑之后哭到不能自已的戲份讓人印象深刻,但如果問你誰是最具傳奇色彩的,最勵志的,相信大家都會給出相同的答案,沒錯她就是香港的女兒,梅艷芳梅姑,今天就讓我帶您各位重溫一下這位傳奇女影星的過往,感受一下她那跌宕起伏的一生。
1:幼年登台
梅艷芳1963年10月10日出生于中國香港,祖籍廣西合浦,家中兩兄一姐,她是排行最小的,但也是最懂事最聰穎的那一位,由于其父親過早病逝,所以梅母不得不獨自撫養四名子女,一家四口的生計僅靠著母親經營的一家破舊的「錦霞」歌舞團來維持著,家境的窘困使得小小年紀的梅艷芳深受影響,四歲半正是懵懵懂懂依偎在父母身邊玩耍打鬧的年紀,而梅艷芳卻只能與姐姐在香港荔園游樂場登台表演
早年梅艷芳曾談過,幼時的她因為家庭貧困,所以不得不擔負起養家的重任,這也使得她早早失去寶貴的童年,記得小時候自己去的最多的地方學校而是舞台,小小年紀就不得不為了生存而四處奔波,聽到最多的聲音往往不是同學們的朗朗書聲,而是自己和姐姐那青澀的歌喉
即便是在這麼艱苦的條件下,梅艷芳還是沒有放棄讀書,白天的時間用來讀書,晚上則是稍加打扮之后趕場唱歌,一直唱到凌晨深夜才能收場,然后又是急忙忙的回家收拾睡覺,但是即便是成年人這麼折騰也未必吃得消,更何況是一個孩子,所以在白天上課時老師眼中的梅艷芳總是無精打采的,這種白天課堂嗜睡,晚上舞台精神的生活一直持續到梅母的歌舞團失火,欠了債款,梅艷芳被迫輟學才告一段落
幼時的梅艷芳過的清苦又艱難,母親重男輕女的觀念使得家里的什麼好事情都向著哥哥傾斜,這也使得幼時的梅艷芳把自己的情感都寄托在了舞台上,也許只有在舞台上縱情歌唱時幼時的她才能感受到一點點快樂吧
2:百變歌后
由于幼時在舞台上的經驗積累,未滿20歲的梅艷芳對于唱功把握的便已爐火純青,1982年她憑借著一曲《風的季節》一舉奪得第一屆香港新秀歌唱大賽(現名全球華人新秀歌唱大賽)冠軍,更是直接簽約華星唱片公司,順利的推出了第一張專輯《心債》,從此正式踏入歌壇
歌壇站穩腳跟的梅艷芳,在不斷磨練歌唱技藝的同時,在造型上也是力求推陳出新,不斷打破當時香港社會賦予女性的固有印象,1985年推出的唱片《梅艷芳》主打歌《似水流年》墨鏡西裝高墊肩的「男子漢」形象,仿佛在告訴觀眾,曾經那個青澀懵懂的梅艷芳已經蛻變成個性張揚,時尚范十足的「壞女孩」
80年代中期梅艷芳的形象是前衛且叛逆的,1986年推出的《妖女》《壞女孩》《似火探戈》都是以前衛叛逆的形象示人,同時這些造型也引領著當時香港女性的時尚風潮
雖然在舞台形象上梅艷芳是前衛叛逆的,但是在工作態度上卻是勤勤懇懇,曾經是連著二三十場的演唱會奮力歌唱,因此也是贏得了梅廿八和梅三十的稱號,由此可見大家對她工作態度的認可與喜愛,同時她也是唯一以亞洲女歌手身份受邀至韓國漢城奧運會參加「奧運前奏大匯演」
3:影壇玫瑰的盛開
歌唱事業的成功并沒有使梅艷芳安于現狀,早期的梅艷芳參演過兩部喜劇電影,《瘋狂八三》和《表錯7日情》,可能是初入影壇過于青澀,觀眾對于這個稚嫩的女孩并沒有過于深刻的印象,直到1984年憑借著與張國榮合作的《緣分》獲得金像獎最佳女配角之后,觀眾才慢慢熟悉這個可愛的小丫頭,雖然電影的劇情泛善可陳,但是電影中梅艷芳對于角色復雜心情的把握可以說為她之后的演藝之路打好了鋪墊
如果說哪部電影是梅艷芳演藝生涯的分水嶺的話,那非胭脂扣莫屬了,在胭脂扣中梅艷芳飾演的是一名頭牌妓女如花,淪落風塵不再相信愛情的她,卻在一次與紈绔子弟十二少相遇的過程中深陷愛河,終日廝守在一起,以至于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但是介于身份的懸殊,當時封建禮數的影響,這門婚事遭到了十二少家人的極力反對(其實現在也一樣),于是二人決定共赴黃泉,以胭脂扣為定情信物,但是死后的如花卻并未能如愿在地府看到十二少,周周轉轉幾十年最終在記者的幫助下找到了心心念念的十二少,卻發現當初決定和她私定終身的人在自盡未遂被人救起后,決定茍活于世,在看到曾經心愛之人的懦弱模樣,如花傷心欲絕,退還了胭脂扣之后決定轉世投胎,不再對前世抱有任何留念
梅艷芳在胭脂扣的表演,不可謂不精湛,把一個封建社會的風塵女子對于愛情的執著渴望,再到看見之前的所愛之人為了茍活而背棄了之前的海誓山盟的那份悲痛演繹地淋漓盡致,這部電影也成功為她贏得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在胭脂扣大獲成功后,梅艷芳的戲路也是成功的被拓展開來,相繼與成龍合作的《奇跡》周潤發合作的《英雄本色:夕陽之歌》都在市場上大獲好評
在接連演了幾部喜劇電影之后,梅艷芳決定接演一個頗具爭議的角色,那就是川島芳子,影片中的川島芳子,在時代的浪潮中一次次的被迫接受著命運,好像在說不是她選擇當漢奸,是家族的選擇,她想愛國,但是立場不允許,但是說實話,這部電影的劇情bug過多,以至于前后不能自然接洽,流水賬一般的敘事讓人覺得乏味無趣,唯一值得稱贊的可能就是梅姑的演技,她對于人物復雜心里的把握,甚至讓人對這個角色有些同情
PS:川島芳子這個人在我看來是毫無爭議的,她是中國人卻甘愿充當日本帝國主義的走狗,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法西斯分子,她欠下了中國人民的累累血債,手上沾染了中國人民的鮮血,雖然最后她被判處漢奸罪被處于極刑,但是都不足以償還她對中國人民所犯下的罪行
4:獨具風格的演藝之路
在不斷磨煉演技的同時,梅艷芳逐漸形成了自己獨具特色的表演風格,那就是風格百變能夠適應不同角色的人物設定,在1992年和周星馳合作的《審死官》時,她所飾演的女主,雖然大字不識,卻是深明大義,既豪邁大氣又不失溫柔體貼,幽默中帶有一絲小精明,在與周星馳的合作中絲毫不落下風,甚至在我看來稍稍搶了星爺的風頭
在《審死官》之后又相繼參演了《東方三俠》和《新仙鶴神針》,值得一說的是《東方三俠》可以說是開創了大女主的武俠時代,在集合了科幻、警匪、槍戰、武俠的元素下,炮制了一個奇幻的地下世界,颯爽英姿的造型,天馬行空的武打場面,深深震撼了年少時的我,雖然里面的情節設計過于雷人,清朝公公謀求復辟等等奇葩設定讓人大跌眼鏡,但是也不失為一部值得一看的好電影
PS:90年代的現代武俠電影差不多都是特異功能,深山老林走出來的絕世高手等設定
《東方三俠》的成功讓梅艷芳又相繼拍攝了多部動作電影,但是不是像《現代豪俠傳》這樣少有人提及的乏力續作,就是像《醉拳2》《紅番區》和《給爸爸的一封信》這樣的陪襯角色,可能是意識到了這種角色的局限性問題,梅艷芳又重新拍起了他熟悉的喜劇和文藝片。
如果說你問我梅艷芳后期最喜歡的是哪部電影,我會選擇《鐘無艷》,也許《半生緣》那種半世紀的情愛糾葛更能戳中你的淚點,《金枝玉葉2》對于同性之間的愛讓你發現愛不分性別,無論你是男是女,我只知我中意你,亦或是《人到四十》讓你真實的感受到了人到中年的難言之痛,但是我依舊會選擇《鐘無艷》,只因梅姑把一個男人的勢利演繹的入木三分,即使女人對你再好,也抵擋不住胸脯二兩,危難時想起自己的糟糠之妻,無事時又想起外面的彩旗飄飄,雖然劇情確實說不上多好,但是梅姑在里面的演技確實沒得說
5:心系祖國,熱衷慈善,香港的驕傲女兒
回歸前的香港處于一股移民潮當中,很多重量級明星都移民到他國。1992年9月,鄭裕玲主持的TVB節目《星夜傾情》訪談之中,鄭裕玲也問了梅艷芳相關的話題。
梅艷芳很認真地答道:「我覺得現在整個中國都向一個好的方向發展,在祖國最需要的時候我們是不是應該要給她一點時間給她一點信心呢,在背后支持她而不是反過來踩一腳呢?我們是中國人這是永遠不變的事實,如果我們自己中國人都不尊重中國人,外國人更加不可能會尊重我們。我們去到國外,我們為什麼先要看一些外國人臉色,面對他們這麼沒禮貌的對待呢?因為我們自己都亂成一盤散沙。我們希望這盤散沙要慢慢集聚起來,將來中國每個地方都會發揚光大。」
由此可見梅艷芳不單是一個普通的藝人,更是一個心系國家的藝術家,她深切的明白一個人是不可能沒有國家的,只有祖國的強大,你才能夠獲得足夠的尊嚴
梅艷芳的慈善事業可以說是伴隨著她的演藝生涯甚至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都在堅持完成,1985年白金巨星耀保良饑饉三十龍鳳合璧獻關心慈善義演,1986 年博愛歡樂傳萬家商台巨星慈善籃球賽赴新加坡行善,1993年尊重生命義演參加譚詠麟與你同行93-94音樂會-慈善減災扶貧(北京、武漢、沈陽、湖北、香港)等等善舉不勝枚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即便是在她生命當中的最后一年,已診斷出患有宮頸癌,身體狀況已經非常糟糕時,依舊帶病參加活動為深受非典肆虐的地區人們組織捐款,為協助受SARS影響的市民,發動演藝界人士,舉行1:99 演唱會,為患者籌款,喚起大眾齊心抗炎的信心
總結:梅姑的美麗定格在了永遠
梅艷芳生前最后的演唱會中,她特意穿上白色婚紗,因為許多人都知道她一直的遺憾就是自己未能出嫁,也夢想自己有一天能有家庭,生個一兒一女,彌補小時候沒有嘗過的幸福家庭滋味,可惜這個在普通人看來再平常不過的愿望,卻是她一直未能如愿的夢想,就像她那首夕陽之歌歌詞中寫的一樣,「歡欣總短暫未再返,哪個看透我夢想是平淡」
在穿上婚紗的那一刻我想梅姑是落寞的,人到四十卻是孑然一身,但是在歌唱時我想梅姑應該是快樂的,因為有那麼多人喜歡她支持她,她將她的美麗形象永遠定格在了影迷與歌迷心中,只要有人還記得你,你就永遠活在這個世界中,只不過是用另一種形式存在而已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