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女性都痛生了孩子以后,會發現不光自己是身材走形,而且脾氣變得越來越差了,甚至動不動就會歇斯底里,尤其是在孩子到了兩歲左右的時候,孩子越來越不乖,寶媽媽的脾氣越來越差,和同事后的技能一不小心就練出來了,其實像很多已經做父母的人,在小的時候也曾經領教過家長的合同時候,想著自己長大以后千萬不能這樣對自己的孩子,沒想到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有的時候不由自主的就會對孩子吼得越來越多,連孩子都不喜歡媽媽了。而且一定程度上還會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讓家長們既擔心又煩躁。真的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其實也有一些家長是從來不會哄孩子的,有一個朋友就讓我非常的佩服她自己是幼兒園的老師,家里有兩個孩子,不光幼兒園里的孩子們很喜歡他,家里兩個孩子也是順從的服服帖帖而且家里兩個孩子,即使再調皮再淘氣,也從來沒有見過我這個朋友發過脾氣,我們經常會問他說難道你就一點脾氣都沒有嗎?
其實她說自己有的時候脾氣也會比較暴躁,但是對孩子還是要用柔和的教育方式,有一次家里兩個孩子玩著玩著突然打到一塊兒了,撞到桌子差點撞破相,自己又心疼又暴躁,兩個孩子還哭鬧不止,自己差點就要爆發,但最終還是忍住了。
其實不哄孩子也并非是不管孩子還是在犯錯以后,朋友從來不會粗暴的懲罰他們,或者對他們弄好,而是進行一系列的批評指導,或者是適當的懲罰,讓孩子知道自己錯在哪里,并且要根據自己的錯誤來承擔相應的后果,犯了錯誤就要承擔后果,去做補救。
比如說在打鬧的時候把桌子弄到了,那麼就要把桌子扶起來,而且要讓孩子說出兩個人打鬧的原因和哪里不對的地方。并且給他們足夠的時間,讓他們自己思考考量以后如何向對方道歉和好,如果說對孩子只會怒吼的話,不但不會讓孩子聽話,而且還會讓孩子感到害怕來達到屈服于家長的效果,并不能讓孩子從內心去認可家長。
那麼經常被吼的孩子和從來沒有被吼過的孩子有什麼區別呢?
其實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家長如果經常用吼叫的方式來和孩子進行溝通,那麼孩子自然也會看到什麼就學什麼,學得有模有樣,不管是在學校還是在外面,和其他小朋友交流的時候,可能也會采用這種落后的方式,可能一點不順心就會對他人大吼大叫,沒有辦法進行有效的溝通和交流,也會越來越不合群,越來越不受歡迎,試問哪個小朋友愿意和這樣的孩子在一起玩呢?
如果家長經常和孩子會讓孩子產生一種錯覺,那就是自己不討大人喜歡,不被大人所愛,面對父母,他們的內心只會充滿恐懼,漸漸的會和家長越走越遠,產生很大的親子隔閡,變得膽小不愛說話,而且在其他快樂的孩子面前也會表現得特別的自卑,所以說為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家長還是應該采取正確有效的教育方式正確的教育和引導孩子,并用有效的方式和孩子處理一些事情,而不是只用這種怒吼的方式。不但解決不了任何問題,還會讓孩子對父母產生越來越大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