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中有言:「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
詩人李樸也曾說道:「平分秋色一輪滿,長伴云衢千里明。」
秋分位于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褪去暑熱,萬事萬物都處于和諧的狀態,正是調養生息的好時候。
九月秋分至,美好次第來。
花木錦簇繁盛,秋收畫卷緩緩鋪開,賞秋景、品美食,日子再忙,也要騰出時間,在秋分給心靈放個假。
01
一半生活,一半詩意
秋分已至,各地園林的池子里、水槽邊,睡蓮競相開放,有花白蕊黃的,有花淡藍蕊深黃的……非常有層次感,如同用國畫中的各種顏料用心涂抹,寓意好運「蓮蓮」,夢幻唯美。
有種秋日風情,叫睡蓮次第開。「肌膚若冰雪,綽約如處子」的睡蓮靜臥于水面上,閑暇時漫步水池邊,讓人心情無比愉悅。
陽光、秋風、青蛙、蜻蜓等,也爭相趕來,欣賞這慵懶閑逸的「睡美人」。
除了睡蓮,硫華菊、百日菊、天人菊、金光菊等也揭開了神秘的面紗,一朵朵隨風搖曳,無所畏懼地盛開。
菊花有「飛黃騰達」、「吉祥長壽」、「品德高尚」之意,同樣與美好掛鉤。
菊花錯落有致、連綿不斷、色彩絢麗,不僅提高了城市的顏值和氣質,也美化了人們的心情。
人間的美好之一,莫過偷得浮生半日閑,侍花弄草,像探望老朋友那樣去探望它們,像關心老朋友那般關心它們。
當你感到身心俱疲時,不妨在秋分這一天,親近大自然,讓身體得到療愈,讓心靈得到滋養。
秋分三花,一候水蓼,二候石蒜,三候桂花。
不僅如此,秋分的花,還有月季、芙蓉、建蘭、石榴等,這對我們來說是幸福的饋贈,是從容時光下生活賜予的慷慨,讓人歡喜讓人心動,美好得讓人忘記了煩惱。
一半生活,一半詩意,一張一弛,秋分這天,做個愛花的人,做個浪漫的人。
秋分已至,不妨走到戶外,去尋找濃濃的秋分氣息。
02
一半養生,一半養心
秋分分為三候:一候雷始收聲;二候蟄蟲坯戶;三候水始涸。
其中的二候,說的就是一些蟲子開始蟄居,緊閉門戶,防止寒氣入侵。
動物都懂得保全自己,我們更要知冷知熱,好好愛自己。
一般來說,秋分時,陽光直射赤道,晝夜溫差大,一天比一天冷,此時就要及時添加秋衣,對自己的健康負責。
汪曾祺曾經這樣說道:「秋風一起,胃口大開,想吃點好的,增加一點營養,補償補償夏天的損失,北方人謂之‘貼秋膘’。」
秋季,蟹肥魚美,不妨準備一場「蟹宴」「魚宴」,好好犒賞辛苦了大半年的自己。
秋分時,容易引起秋燥,此時的食物就要以溫潤的為主,比如乳制品、蜂蜜、蓮子、百合等。
除此外,還可以通過吃水果生津止渴,比如石榴、獼猴桃等,潤肺降噪。
俗話說得好:「秋風秋雨愁煞人」,秋分這天,還有無邊落木蕭蕭下,給人以「悲凄肅殺蕭瑟」的垂暮之感,難免讓人陷入「悲秋」的怪圈。
但其實大可不必,調整好心態,我們不僅要養生,更要養心。《黃帝內經》中有言:「靜則神藏,躁則消亡。」
秋分,生機與凋敗相互交替,挑戰與機遇并存,此時要靜下心來,思捋心緒,保養好自己的精神氣。
所以,不妨在這天讀一本好書、品一杯好茶、爬一座小山、來一次短跑、放一次風箏等,陶冶自己的情操,摒棄多余的雜念,減少肅殺之氣對人心理的影響。
唯有如此,才能保持對生命的期待,目之所及,皆是美好。
03
秋分已至,恰如其「分」
秋分,也是中國農民豐收節。春耕夏耘秋收,是顛撲不破的真理。所有的付出,都會恰如其「分」。
「香稻三秋末,平田百頃間。」中國的主要糧食產量,已經超過30年穩居世界第一,這離不開辛苦耕作的農民,他們汗灑田間,頂著烈日面朝黃土背朝天,換來如今的谷物盈倉。
水稻、紅薯、花生、高粱、芝麻、瓜果等農作物相繼迎來豐收盛況,人們內心的喜樂,源源不斷地涌起。
苦累之后,是紅火的日子。農民們一心一意地耕種,給田野交出了滿分的答卷。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我們唯有感恩和珍惜。
當然,不僅要秋收,更要秋種、秋耕。
《四民月令》中有云:「凡種大小麥得白露節可中薄田,秋分中中田,后十日中美田。」
這里的「中」,就是種的意思,從白露到秋分期,都是耕種的好時候。
然而,需要耕種的,不僅僅是土地,更有我們的人生。
種瓜種豆,操之在人,「耕種」自己的學識、品德、技能等,和時間賽跑,才能不斷獲得成長的喜悅,獲得充實美滿的一生。
因為懂得耕耘的人,必將一生收獲。
愛默生曾經這樣說道:「原因與結果、手段與目的、種子與果實是無法割裂開的。因為結果孕育在原因之中,目的事先存在于手段之中,果實隱含在種子之中。」
勤勞得秋收,奮斗得秋果。
所有的美好,都值得等待。
堅持「耕作」下去,美好就會如期而至。
秋分這天,讓我們懷揣美好的期待,在努力中迎來自己的豐收之年。
作者簡介:張緣&戀小暖,多平台簽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