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菁媽
為啥孩子在6個月后要添加輔食?為啥中國營養學會建議孩子剛開始添加輔食的時候,要加肉泥,肝泥或者是區間車的米粉?
這主要是因為孩子在6個月之前,每天只需要0.3毫克的鐵,但到了孩子7個月之后,每天需要10毫克的鐵,而母乳中每100毫升只含有0.1毫克的鐵,孩子每天喝1000毫升的母乳,也只能提供1毫克的鐵,遠遠達不到每天10毫克鐵的要求。
如果這時候不通過輔食給孩子補鐵的話,會導致孩子出現缺鐵性貧血,
孩子一旦出現缺鐵性貧血就會影響孩子的免疫力。
比如說現在秋冬季節,那些缺鐵的孩子更容易感冒生病,孩子在感冒生病的時候就會影響孩子的胃口,影響孩子的長高。
而且鐵還有一個重要的功能是運送氧氣,如果鐵不足的話,就會導致氧氣缺乏,對于缺氧最敏感的就是孩子的大腦,孩子的大腦氧氣不足就會反應變慢,記憶力下降,從而導致孩子變笨。
所以孩子6個月添加輔食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目的就是補鐵,而很多奶奶卻覺得外面買的肉泥、肝泥,孩子消化不了,還覺得外面買的米粉里面會添加了其他的成分,覺得這樣的輔食不好,不合適,而是每天辛勞地給孩子做一些自以為很營養的輔食。
但是這些輔食卻不能滿足孩子生長發育的需求,不能給孩子補鐵,所以不能稱之為真正的輔食,而是
假輔食。
第1種:自己家磨的米粉
有些奶奶覺得外面買的米粉都有添加劑,老家有自己種的稻谷,于是就在老家用大米磨成米粉給孩子沖調,或者是用水蒸成米糕,在老人家看來在他們那個年代的孩子都是這麼吃的,也都健康長大了,所以給自己的孫子孫女做這些肯定也是沒有問題。
殊不知,自己家大米磨成的米粉里面幾乎不含鐵,孩子吃了確實能飽肚子,但是沒有辦法補鐵,就是一種妥妥的假輔食。
第2種:骨頭湯熬粥
有很多奶奶熱衷于每天一大早去豬肉攤給孩子買一些骨頭來熬粥,老人家覺得骨頭里面含有豐富的鈣,粥又是很營養的一種食物。
殊不知,這兩種食物的營養價值都非常的低,因為骨頭湯里面的鈣在骨頭里面,孩子沒有辦法把骨頭嚼碎,在骨頭湯里面的物質其實主要是骨髓里面的脂肪,這些脂肪對于孩子來說是多余的,因為大部分孩子不缺脂肪,缺的是鈣以及各種鐵,礦物質。
如果給孩子喝了骨頭湯熬成的粥,那大量的脂肪會導致孩子肥胖,又或者是導致孩子胃腸消化不了拉肚子。
而粥的營養價值也很低,主要是一些碳水化合物,骨頭湯熬成的粥,熱量并不高,因為水分比較高,給孩子喝了這些粥,孩子吃不下其他的輔食,奶量也減少了,會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
第3種:各種果汁菜汁
有些孩子不喜歡吃水果蔬菜,奶奶就想著把水果打成果汁,把蔬菜弄成菜汁,或者是把蔬菜煮湯之后給孩子喝菜湯,也當是補充這些營養了。
而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孩子在一歲之前不要喝果汁,主要因為水果被打成果汁之后,水果里面的果糖會快速地進入身體,不僅會傷害孩子的牙齒,可能還會導致孩子覺得肚子撐了,不愿意再吃其他的食物。
而菜汁里面也沒有什麼維生素,只會有一些草酸植酸,對孩子身體沒有任何好處的物質,反而喝了這些果汁,菜汁,菜湯會讓孩子胃里面滿滿的,吃不下其他的輔食,甚至喝不下奶。
所以這幾類假輔食媽媽看到奶奶勤快做的時候,一定要及時溝通阻止,要給孩子吃一些營養價值高的,能夠補鐵的輔食,才能讓孩子成長更健康。
(圖片均來源于網絡,侵權立刪)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