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創,請勿抄襲和搬運,違者必究
蘋果作為全球頂級的手機制造商,到任何一個國家地區建廠,都能給當地帶來巨大的經濟增長和就業幫助。蘋果押注印度制造,讓最大的代工廠富士康在印度投資建廠。
印度也正好需要解決人口就業問題,對蘋果表示熱烈歡迎。讓蘋果沒想到的是,印度產的iPhone15有一半退貨,外媒:蘋果終究離不開中國 。
客觀來看,印度制造業的發展潛力還是十分巨大的,印度擁有豐富的人力資源和龐大的消費市場,而且一直在致力于推動本國制造業的發展,在過去幾年中實施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來吸引外資和加強本國制造業的競爭力。
蘋果與富士康到印度建廠造iPhone,就是
看中了印度的制造業發展潛力。2017年,蘋果開始在印度投放iPhoneSE產能,不僅降低產品成本,并且符合印度政府支持本地制造的政策。
蘋果對了印度的胃口,印度自然也會提供相應的稅收優惠和土地支持,基本上要什麼都能滿足。蘋果的努力自然沒有白費,也的確在印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去年在印度獲得了60億美元的銷售額,同比增長50%。
在過去十年里,印度一共生產了20億部手機,其中有98%是來自印度本土制造。
這樣的成績讓蘋果對印度充滿了信心,4月份蘋果CEO庫克親自到訪印度,參加印度兩家蘋果官方零售店的開業儀式,還獲得了印度總理莫迪的接見,釋放出印度會大力支持蘋果的信號,也能看出蘋果支持印度制造的態度。
蘋果與印度攜手合作,iPhone15已經在印度首發生產,與全球同步發布。國內消費者很有可能買到印度制造的iPhone15,可隨著iPhone15正式開售后,印度制造的問題又來了。
莫迪對印度制造業充滿信心,計劃在5年內成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超越德國和日本,還要在2047年成為發達國家。
而實現這個目標的關鍵就在于制造業,印度有14億人口,超越中國人口數量恐怕只是時間問題,到時候印度充分發揮制造業人口紅利,吸引各國外企到印度市場投資,帶來龐大的經濟效益的確能增長印度的GDP。
可莫迪高估了印度制造的水平,就拿印度產的iPhone15來說,正遭遇大量退貨。
有海外博主爆料,印度工廠制造的iPhone15系列手機有一半都因為質量問題被退貨。
其實這已經不是印度第一次被曝出質量問題了,之前就有媒體曝光印度塔塔集團旗下工廠制造的蘋果手機殼良品率只有50%,同樣是有一半的產品不合格。
這樣的良率是非常低的,如果說哪個工廠只有一半的良品率,造成的成本損失將非常大,而且誰又能保證那一半合格的產品中不會摻雜次品。
如果海外博主爆料情況屬實,則意味著印度的制造業相對來說還不夠發達,生產工藝和技術水平可能相對落后,導致制造出來的產品質量不如其他國家。
蘋果想把中國市場成功的經驗復制到印度,讓供應商們到印度投資,可印度長期耕耘的是中低端制造業。蘋果走的是高端路線,但凡印度的供應鏈存在問題,都會導致原材料、零部件等方面的質量無法得到保障,最終影響整個產品的質量。
估計莫迪要著急了,iPhone15在印度首發是對蘋果制造的一種認可,但也是一種檢驗。如果印度制造的iPhone15在全球范圍內被大量退貨,試想一下蘋果還會繼續加碼印度投資嗎。
蘋果iPhone15系列手機的創新雖然是有限的,可蘋果追求高品質的產品質量從未改變。之前中國大陸制造的iPhone手機從未出現過與質量相關的問題,為何這次印度跟隨全球首發iPhone15后,就曝光有一半退貨。
如果不是巧合的話,只能說明一點,印度制造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仍需繼續努力。
有外媒表示,蘋果終究離不開中國市場。事實也的確如此。一方面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智慧型手機市場,蘋果是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的領導者之一。隨著經濟的增長,人們的消費能力也在不斷提高。
蘋果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額一直很高,尤其是在高端市場中占有很大的份額。中國市場始終對蘋果保持開放,只要蘋果合規競爭,賺錢并不是什麼難事。
另一方面,蘋果在中國建立了完善的制造供應鏈。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大、最成熟的電子制造產業基地之一,有著豐富的人力資源和先進的技術設備。蘋果在中國的供應鏈包括了許多重要的生產和制造環節,如芯片、電池、顯示屏等。
這些環節的制造成本頗具性價比,因此蘋果能夠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的競爭力。這些因素都為蘋果在中國市場上保持領先地位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不過今年的情況不一樣了,華為手機回來了,Mate60Pro的熱銷或沖擊iPhone15的市場。蘋果除了要解決印度制造的問題,也要應對華為的再次競爭。
同意的請點贊,歡迎轉發,留言和分享。